内地企业跨境融资新路径:借香港 RWA 打通资产变现闭环(数字货币,区块链,虚拟货币)
在加密金融与实体产业融合的浪潮下,RWA(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) 成为破局企业融资困局的关键抓手。对于内地企业而言,“直接上链发币” 存在合规壁垒,而借道香港布局 RWA,正成为打通跨境融资、资产流转的黄金路径。本文拆解全流程逻辑,解析政策合规性与商业价值落地的关键步骤。
一、国内确权:联盟链筑牢资产 “数字凭证”
内地企业第一步需完成 “资产确权” —— 将利润、应收账款、收益权等现实资产,锚定到国内合规联盟链(如 BSN、阿尔德平台)。这一步是 “把资产写清楚” 的核心:联盟链的技术特性确保资产权属可追溯、信息透明化,既符合国内监管框架,又为后续跨境流转提供 “数字凭证”。
对企业而言,这是 “向市场证明资产价值” 的关键动作 —— 投资人需明确资产用途、收益逻辑,联盟链上的资产上链过程,本质是 “合规化包装 + 信任背书” 的双重建设。
二、香港发币:SPV 架构打开跨境融资通道
资产确权后,需通过 “跨链 + SPV 公司” 完成香港 RWA 发行:
跨链迁移:将联盟链上的资产凭证,跨链映射至香港公链生态;
SPV 载体:在香港设立特殊目的公司(SPV),作为资产代币化的法律实体 ——SPV 仅持有资产、无实际运营,规避冗余风险;
RWA Token 发行:依托香港公链,由 SPV 发行代表资产收益的 RWA Token,定向发售给香港合格投资人(如资产超 800 万港币的大户、信托机构等)。
此环节中,分销平台可赚取佣金,形成 “企业融资 + 渠道变现” 的商业闭环;而香港成熟的金融基建(如 9 号牌照合规框架),为 RWA Token 的合规流通提供土壤。
三、资金闭环:从融资到分红的跨境流转
融资完成后,内地企业将资金投入实体项目(盖楼、充电桩、农业设备等),产生经营性利润后,需通过合法跨境通道,将分红打回香港,最终流向 RWA Token 持有人。这一 “投资→融资→经营→分红” 的闭环,实现了 “香港资本→内地实体→香港收益” 的跨境循环,既满足企业融资需求,又契合投资人对稳定收益的追求。
四、模式本质:债券逻辑下的 RWA 机遇
当前 RWA 仍以 “类债券收益模式” 为主 —— 企业以现实资产为抵押,向香港合格投资人发行 “收益权代币”,投资人赚取稳定分红,而非高风险股权博弈。这种模式精准匹配 “追求低波动、看重现金流” 的资金诉求,也为内地企业开辟了 “轻资产、快融资” 的新赛道。
9个回复
建议先找 “跨境金融 + 区块链合规” 的服务商(比如有香港 9 号牌照 + 国内联盟链合作的机构)~他们能一站式解决确权、SPV 设立、Token 发行的合规问题,避免企业自己踩坑
国内企业做 RWA,税务怎么处理?
原来内地企业发 RWA 要绕这么多步骤,合规真的好重要!
RWA Token 能在交易所交易吗?
跨链技术门槛高,中小企业自己搞不定吧?得找服务商?
要是企业拿 RWA 融资后跑路咋办?
香港 800 万港币门槛好高,普通投资人只能看热闹?
实体项目亏钱了,投资人分红咋保障?
要是企业融资后乱花钱,投资人的分红咋保障?有点担心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