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WA 并非 “高大上”,本质或是 “区块链 + P2P”?

1U大神头像 1U大神 716


RWA(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)成为热议话题,但它真的如宣传般 “高大上” 吗?其实深入剖析后,会发现其与 P2P 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


RWA 核心是将房产、债券等现实资产通过区块链代币化,看似创新,实则是碎片化融资的新形式。若风险失控,极易沦为 “区块链包装的 P2P”。回顾 2015 - 2017 年互联网金融狂潮,P2P 从 “当红炸子鸡” 到 “一地鸡毛”,无数创业者锒铛入狱,而鼓吹 RWA 的不少年轻人,恰是未经历那段金融 “疯狂与惨烈”,才对其风险认知不足。


从实操看,RWA 面临诸多难题:资产上链时,房产证查验、估值、签约、风控、贷后等环节工作量巨大,区块链难 “一键解决”;资产真实性存疑,当年 P2P 也曾标榜 “风控手段多”,最终却大量出现假资产;投资者回报与维权也成问题,高息回报难持续,去中心化与匿名性又让维权陷困境,法院甚至可能因法律界定将其归为非法集资,维权只能找 “帽子叔叔”。


对普通人和多数企业而言,RWA 关联度低。优质企业不缺融资渠道,而基本面差的主体用 RWA 融资,易成 “新 P2P”。所以,面对金融创新需淡定,别主动当 “韭菜”,也别妄图割他人。

4个回复

大大的赞
大大的赞
置顶回复

非完全没价值,只是对普通人和多数企业而言门槛高、风险隐忧大,真正能合规用好的场景少之又少,需理性看待其 “金融创新” 外衣

董又不懂
董又不懂

企业用 RWA 融资成本很高,发行 RWA 要审计、律师、发行商、评估等一堆环节,费用可不低,优质企业有更便宜融资渠道,一般不会选这高成本方式

樊晓贤
樊晓贤

想参与 RWA 投资,怎么避坑?

头像 大把币
先评估自身风险承受力,再深入研究项目资产真实性、增信措施、还款机制等。若连基础风控逻辑都讲不清,果断远离,别让 “创新” 成 “割韭菜” 借口
不吃香菜只吃币
不吃香菜只吃币

RWA 技术上真的能实现资产透明化吗?

头像 神婆
技术理论上可记录资产流转,但现实中资产查验、估值等环节仍需人工介入,“透明化” 难 100% 实现,且匿名性还可能让权责更模糊,别迷信技术能解决所有金融风险

回复帖子

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帖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