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WA 发行:内地与香港的架构与流程解析

数字资产与区块链浪潮下,RWA(Real World Asset,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)成为行业焦点。国内企业赴港发行 RWA 时,需搭建 **“内地 - 香港” 双架构 **,通过 “链上确权 + 主体设立” 实现资产合规流转与代币化发行,以下是核心逻辑拆解。

一、双架构核心:主体与链的分层设计

内地与香港需分别搭建主体与链体系:


内地端:设立外资公司,资产在联盟链完成确权(联盟链特性:仅限授权节点参与,保障合规与风险隔离)。

香港端:设立SPV 公司(特殊目的载体),承担 “资产隔离 + 公链发行” 职能(公链特性:全球公开可查,追求流动性与透明性)。

二、资产流转逻辑:从合规过渡到代币发行

内地确权层:外资公司作为 “桥梁”,通过合同 / 收益权转让,将境内资产合法合规转移至香港 SPV。这一步核心是解决 “跨境资产合规性”,确保资产权属清晰、流转合法。

香港发行层:SPV 接收确权后资产,将其部署至公链,最终发行 RWA 代币。公链的开放性让全球投资者可参与,实现 “现实资产 - 链上代币” 的价值映射。

三、关键价值:合规、效率与全球化

合规性:双架构(外资公司 + SPV)+ 双链(联盟链 + 公链)设计,既满足内地 “合规可控” 要求,又契合香港 “金融创新” 定位。

效率提升:链上确权与智能合约自动执行,压缩传统金融流程的时间与人力成本。

全球化流通:香港公链发行的 RWA 代币,可突破地域限制,吸引全球资本,为内地资产打开国际融资通道。


3个回复

观察员
观察员

安全核心看资产确权 + 架构合规!选择有双架构(内地外资公司 + 香港 SPV)、双链(联盟链确权 + 公链发行)的项目更稳妥

星星眨着眼
星星眨着眼

联盟链是 “许可制”,仅限授权机构操作,侧重合规;公链是 “开放式”,全球可查,侧重流通。普通人参与需关注项目合规性与平台准入规则

于婧文
于婧文

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,公链发行能直接对接全球资本;内地联盟链更侧重 “合规内循环”。赴港发行是 “借船出海”,让资产获得全球流动性

回复帖子

您需要登录后才能回复帖子